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vmstat命令之linux性能分析
阅读量:706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205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
  1. 系统情况
    [root@ceshiji ~]# cat /etc/redhat-release
    CentOS Linux release 7.2.1511 (Core)
    [root@ceshiji ~]# iostat -c
    Linux 3.10.0-327.36.3.el7.x86_64 (ceshiji) 2018年01月02日 _x8664 (8 CPU)
  2. vmstat版本
    [root@ceshiji ~]# vmstat --version
    vmstat from procps-ng 3.3.10
  3. vmstat基本使用
    (1)[root@ceshiji ~]# vmstat -s -n
    说明:[-s]:显示内存相关的统计信息,[-n]: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字段名,针对多次收集信息的情况输出人性化一点(可以不使用)。
    (2)[root@ceshiji ~]# vmstat -a
    vmstat命令之linux性能分析
    说明:[-a]: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
    对比没有参数a,如下:
    [root@ceshiji ~]# vmstat
    vmstat命令之linux性能分析
    (3)[root@ceshiji ~]# vmstat 2 2
    vmstat命令之linux性能分析
    说明:每隔两秒打印一次,共打印两次。
    (4)[root@ceshiji ~]# vmstat -S M 2 2
    vmstat命令之linux性能分析
    说明:[-S unit]:使用指定单位显示。参数有 k 、K 、m 、M ,分别代表1000、1024、1000000、1048576字节(byte)。默认单位为K(1024 bytes)
  4. 输出解释
    根据vmstat的实际情况,下面针对vmstat -a的输出进行解释。

r :表示运行队列(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),我测试的服务器目前CPU比较空闲,没什么程序在跑,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,就会出现CPU瓶颈了。这个也和top的负载有关系,一般负载超过了3就比较高,超过了5就高,超过了10就不正常了,服务器的状态很危险。top的负载类似每秒的运行队列。如果运行队列过大,表示你的CPU很繁忙,一般会造成CPU使用率很高。

b: 表示阻塞的进程,这个不多说,进程阻塞,大家懂的。

swpd: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,如果大于0,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,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,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。

free: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,我的机器内存总共15G,剩余170M。

buff:Linux/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,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,权限等的缓存,我本机大概占用6G。

cache: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,给文件做缓冲,我本机大概占用6G(这里是Linux/Unix的聪明之处,把空闲的物理内存的一部分拿来做文件和目录的缓存,是为了提高 程序执行的性能,当程序使用内存时,buffer/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。)

si: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,如果这个值大于0,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,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。我的机器内存充裕,一切正常。

so: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,如果这个值大于0,同上。

bi: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,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,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,我本机上没什么IO操作,所以一直是0,但是我曾在处理拷贝大量数据(2-3T)的机器上看过可以达到140000/s,磁盘写入速度差不多140M每秒

bo: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,例如我们读取文件,bo就要大于0。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,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,需要调整。

in:每秒CPU的中断次数,包括时间中断

cs: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,例如我们调用系统函数,就要进行上下文切换,线程的切换,也要进程上下文切换,这个值要越小越好,太大了,要考虑调低线程或者进程的数目,例如在apache和nginx这种web服务器中,我们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会进行几千并发甚至几万并发的测试,选择web服务器的进程可以由进程或者线程的峰值一直下调,压测,直到cs到一个比较小的值,这个进程和线程数就是比较合适的值了。系统调用也是,每次调用系统函数,我们的代码就会进入内核空间,导致上下文切换,这个是很耗资源,也要尽量避免频繁调用系统函数。上下文切换次数过多表示你的CPU大部分浪费在上下文切换,导致CPU干正经事的时间少了,CPU没有充分利用,是不可取的。

us:用户CPU时间,我曾经在一个做加密解密很频繁的服务器上,可以看到us接近100,r运行队列达到80(机器在做压力测试,性能表现不佳)。

sy:系统CPU时间,如果太高,表示系统调用时间长,例如是IO操作频繁。

id:空闲 CPU时间,一般来说,id + us + sy = 100,一般我认为id是空闲CPU使用率,us是用户CPU使用率,sy是系统CPU使用率。

wa:等待IO CPU时间。

转载于:https://blog.51cto.com/wutengfei/2056564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Nuxt 2.0正式发布:支持 Webpack 4、ES module
查看>>
「正在直播」2018人工智能怎么玩?中科院专家山世光、360首席科学家颜水成等技术大咖来教你!...
查看>>
麒麟980现场体验完爆苹果高通 华为Mate20首发搭载引众人期待
查看>>
烟台汽车产业提速 上汽通用东岳基地产值逾5000亿
查看>>
提升糖尿病诊疗规范 “2618糖脂工程”启动
查看>>
北京出台地方性法规保护非遗 境外组织可依规在京做调查
查看>>
全国信访局长会议:确保网上信访好用管用
查看>>
广东湛江破获特大走私香烟案 抓获涉案嫌疑人21名
查看>>
扔掉代码表!用RNN“破解”摩斯电码
查看>>
纯css制作圆角矩形
查看>>
一只菜鸡的半年技术博客之路
查看>>
世界杯千万级直播高稳定的挑战和实践
查看>>
UCloud基于OpenvSwitch卸载的高性能25G智能网卡实践
查看>>
javaScript的数据结构与算法(二)——链表
查看>>
Cointext无需联网秒转BCH,但也要理性看待不足
查看>>
写给 Android 开发的小程序布局指南,Flex 布局!
查看>>
ReactNative之AsyncStorage本地存储
查看>>
手把手教你撸一个 Webpack Loader
查看>>
冒泡和快速排序
查看>>
每天阅读一个 npm 模块(6)- pify
查看>>